最近这段时间,银行股那表现,简直太亮眼了!多家银行股价频创2021年以来新高,部分城商行单月涨幅超过20%,这势头配资网首页官网,真是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。
这银行股为啥突然就这么火了呢?现在去追高买银行股,到底值不值呢?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。
短期资金配置是核心引擎
银行股这波上涨,背后其实是好多资金在暗地里较劲,短期资金的流动,就像是吹响了进攻的“冲锋号”,直接把股价给拉上去了。这里面有两股主力资金,它们的入场,那可是给银行股股价飙升添了不少“柴火”。
1、公募基金被动补仓
现在监管层对基金业绩基准对标要求越来越严格了,公募圈里正在进行一场没多少声张的“仓位保卫战”。
你看沪深300指数,里面银行股的权重可不低,高达13.67%。但主动管理型基金呢,持仓比例才3.49%,这差距可太大了,偏离度都快接近10个百分点了。这啥意思呢?打个比方,要是有一亿元规模的沪深300指数基金,按这个比例就得配置1367万元的银行股。
可主动基金要是持仓比例太低,业绩很容易就大幅跑输基准了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这些主动基金只能被迫进行“纠偏式加仓”。有人测算过,就因为这制度性的要求,至少会带来130亿元的被动配置资金。这些资金一进来,银行股的股价自然就往上蹿了。
2、险资与理财资金的「资产荒」驱动
这两年“资产荒”越来越严重了,好多资金都在找安全又有收益的地方。这时候,银行股就成了低风险资金的“诺亚方舟”。
先说说险资,2024年的时候,险资持有银行股的市值都达到3666亿元了,占它实际持仓市值的70%。后来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到2.5%了,险资压力可就大了。为了覆盖负债成本,避免利差损风险,它们就得找高股息的资产。
国有大行的股息率都超过6%了,这对险资来说,吸引力可太大了。而且政策还要求,2025年新增保费的30%,大概1800亿元,都得投向A股。这么看,高股息的银行股肯定是首选。
再看看银行理财资金,现在银行理财规模都超过26万亿元了,可权益类资产占比还不到3%。现在存款利率一直在降,“固收+”产品要想提高收益,就只能加仓银行股。比如说2024年四季度,理财资金通过ETF增持银行股就超过了50亿份。
长期价值重估的三重支撑
短期行情就像水面上泛起的涟漪,看着热闹,但可能一会儿就没了。银行股能一直这么涨,主要还是因为它有长期价值,这就像水下的基石,稳稳地支撑着股价。
1、政策红利:给银行“松绑”又“助力”
政策对银行的影响可太大了,最近就有不少政策给银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。
先说降准降息这事儿,2025年5月,央行宣布降准0.5%,还下调了政策利率0.1%,一下子就释放了1万亿的流动性。这对银行来说,资金成本直接就降低了。再加上2024年两次降准,一共降了1个百分点,还引导LPR累计下降了0.35 - 0.6个百分点,银行的净息差压力一下子就缓解了不少。
还有地方政府债务置换,2025年都发行了4800多亿元的置换债了。好多地方隐债都清零了,融资成本也降下来了。同时房企白名单融资支持政策也落地了,市场对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的担忧一下子就减轻了。
2、高股息低估值:银行股的“安全垫”
从股息率和估值来看,银行股现在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“安全屋”。
截至5月19日,银行板块近12个月的股息率高达6.47%。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里,这股息率可是遥遥领先,甚至比好多债券型基金都高。可再看看它的PB估值,才0.55倍,处于历史最低5%的分位。这啥意思呢?就好比你花5.5折的价格,就能买到银行的账面资产。这对价值投资者来说,可是个难得的机会,安全边际特别高。
3、经济预期改善:银行的“好日子”要来了
现在国家一直强调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”,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也跟着发生了积极的变化。
2025年一季度,GDP同比增长了5%,社融增量累计达到了16.34万亿元,政府债券净融资4.85万亿元,比去年同期还多增了3.58万亿元。这说明财政发力很明显。而且基建、制造业贷款占比也提升了,制造业贷款占比都升到17%了。这对银行来说,可是好事儿,能带来稳定的资产收益。
银行股行情能持续多久?
银行股涨得这么好,大家肯定都关心这行情能持续多久。其实这得从短期和中长期两个方面来看。
1、短期(1个月内):估值修复与风险并存
短期来看,银行股可能还会继续涨。为啥这么说呢?一方面,政策利好还在不断释放。比如说,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降息,地产政策也可能加码。另一方面,中报业绩窗口期也快到了,预计银行净利润增速会企稳。再加上险资和理财资金还在持续流入,这些因素都可能推动银行股的估值进一步修复。
不过,咱也得注意风险。银行股这段时间涨得可不少了,好多股票的股价都创了2021年以来的新高。这时候,肯定有不少人想获利了结,短期获利盘回吐的风险可不小。所以现在这个时点,可别盲目追高。
2、中长期(年内):经济转型带来新机遇
从中长期来看,中国经济正在向消费驱动和科技创新转型。这对银行来说,既是挑战,也是机遇。
以后银行得从“规模扩张”转向“价值创造”了。那些有财富管理优势、科技赋能能力的银行,肯定能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。而那些还传统依赖息差的银行,可能就会面临估值折价了。
看看海外经验,在低利率环境下,银行都在转型。中国银行业以后综合金融服务、跨境业务拓展,说不定会成为新的增长点。
银行股:从“价值陷阱”到“价值显现场”
银行股这轮上涨,一方面是“资产荒”下资金的被动选择。毕竟现在市场上安全又有收益的资产不好找,银行股就成了大家眼里的“香饽饽”。但另一方面,这也是市场对低估值资产的主动重估。
短期来看,银行股受情绪影响可能会有波动。投资者要是太冲动,很容易就被套进去。但要是从长期配置的角度来看,银行股现在的情况可太诱人了。6%的股息率,0.5倍的PB,这就像给投资者上了一道“安全锁”。而且政策红利不断释放,经济也在转型,银行股的成长空间也越来越大。现在银行股正从“价值陷阱”向“价值显现场”转变。
对普通投资者来说,要是想投资银行股,可得好好琢磨琢磨。短期投资的话,得时刻关注市场动态,别被情绪左右,该止盈的时候就止盈。要是打算长期持有,那就得选那些有核心竞争力、能适应经济转型的银行。
比如说,那些财富管理业务做得好的银行,以后肯定能吸引更多的客户,赚更多的钱。还有那些科技赋能能力强的银行,能提高运营效率,降低成本,在市场竞争中也能更有优势。
另外投资银行股也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。虽然银行股现在看起来不错,但市场变化很快,谁也说不准以后会发生什么。所以,可以适当分散投资,除了银行股,也可以关注一些其他行业的优质股票,或者配置一些债券、基金之类的资产,这样能降低投资风险。
银行股这轮上涨可不是偶然的配资网首页官网,背后有很多原因。短期有资金推动,长期有政策、估值和经济预期的支撑。不过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大家在投资银行股之前,一定要做好功课,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,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。说不定,银行股就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!
汇融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